社團法人台灣骨質疏鬆照護協會
社團法人台灣骨質疏鬆照護協會
活動執行、媒體公關


勤防曬美白 小心骨鬆上身
醫師提醒:國內名模是骨鬆高危險群
骨質疏鬆不再是老齡專利,近年發生骨鬆現象年齡層有逐年下降趨勢,而國內女性愛美白、著重防曬,聞『光』色變!事實上不曬太陽正是造成骨質疏鬆提早形成因素之一。社團法人骨質疏鬆照護協會理事長,高醫外科部主任黃旭霖表示:每天曬太陽10到15分鐘、保持運動、避免過量咖啡及攝取含鈣食物、維生素D等良好習慣,就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,以大部份國內女性而言,運動量不足、愛喝咖啡、怕曬太陽等,都是提早發生骨鬆的元兇。透過實際檢測發現,甚至有七年級年輕女性已有骨質流失現象,因此醫師特別提醒愛美的女性,包括國內的白皙名模可能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,應趁年輕時的日常生活中落實,存好『骨』本。
為了推廣南部民眾了解骨質疏鬆的預防和照護,『社團法人台灣骨質疏鬆照護協會』特別於3月4日高醫風雨球場舉辦骨質疏鬆照護宣導衛教活動,活動現場由專業醫師、醫療人員提供民眾骨質密度免費檢測、十年骨折風險評估、飲食衛教等十六個攤位的檢測諮詢服務,讓民眾進一步瞭解什麼是骨質疏鬆,輕鬆預防好骨力。
台灣每年約有6萬人因骨質疏鬆而造成脊椎骨折,除了常出現在中年以上女性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外,也可能因腫瘤或藥物引發的次發性骨質疏鬆症而引起。病患常因不小心跌倒或搬重物,而導致脊椎椎體骨折,引起嚴重的背痛,使得病人無法行動。而國內主要罹患骨質疏鬆症的人口約有50萬人,已是65歲以上民眾的第二大慢性病,其中女性每三人就約有一人罹患骨質疏鬆症,比例在全球僅次於北歐。黃旭霖醫師說:不少民眾還是會認為,骨質疏鬆症並不常見、老年身高變矮(老倒縮)是自然老化的過程的一部份不是疾病、只有年紀大的婦女會有骨質疏鬆症、葡萄糖胺可以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等等錯誤觀念,透過本次衛教活動可讓民眾破除既定觀念,並現場接受檢測、咨詢,一發現即可儘速就醫治療;另外配合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所提出的『保骨新5足』,包括:足夠的鈣質攝取,足夠的維生素D、K、B6、B12、磷,足夠的礦物質像是鎂、氯、磷、鉀、鈉、硫,以及足夠的肌力、足夠的運動、曬太陽,就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。
活動花絮















媒體露出











